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4年  第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科研工作走向深化的良好开端
刘培志
1984, 5(2): 1-2.
摘要:
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二十年来,在中央领导亲切关怀指导和许多兄弟单位参加帮助下,攀枝花资源开发从试验到生产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生动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的正确论断。
小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解剖研究
詹星
1984, 5(2): 3-15.
摘要:
介绍了小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烧结矿的冶炼状况、解剖程序和方法。采用Ar一N2冷却以保持高炉炉内特征。叙述了炉内块状带、软熔带、滴落带、风口区和炉缸渣铁界面的宏观状况。论述了钒钛矿高炉冶炼过程,TiO2、V2O5在炉内的还原过程和走向,Ti(C,N)在炉内生成的特点和规律,以及铁氧化物还原和渣铁形成过程。
0.8m3试验小高炉的结构特点及其对冶炼和解剖研究的适应性
潘竞业
1984, 5(2): 15-20.
摘要:
0.8m3试验小高炉为适应解剖研究的需要,炉体钢壳设计成装配式,由带小车的活动炉底等七个部份组成。高炉配备了相应的鼓风加热设备及煤气回收系统。为适应研究需要,安装了富氧与蒸汽鼓风,氩、氮保护装置。高炉设置了炉顶垂直取样、炉身及炉腹取样孔和测温片加入孔。经过冶炼的考验,炉子做到了渣铁畅流、炉况顺行,成功地实现了低硅钛操作。富氧鼓风等措施都取得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炉子结构为解剖研究工作提供了许多方便。
0.8m3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条件试验总结
徐鸿飞, 潘竞业, 石世雄
1984, 5(2): 20-27.
摘要:
0.8m3高炉冶炼高钛渣条件试验分为配矿、强化冶炼、富氧鼓风和基准期四个阶段,各试验阶段做到了炉况顺行,渣铁畅流,充分反映了钒钛矿冶炼的规律性。从各部位取样分析看出,铁的间接还原度较低,TiO2到炉腹上部(温度约1150℃)开始还原。富氧鼓风阶段炉缸温度充足,渣铁温度较高,焦比略有降低,钛还原度和渣中TiC、TiN含量均低,因此生铁〔Si〕、〔Ti〕含量可进一步压低,从而改善钛渣性能。
高炉冶炼钒钛烧结矿软熔带的研究
虞蒸霞, 杜鹤桂, 韩建平
1984, 5(2): 27-37.
摘要:
攀钢0.8m3试验高炉冶炼钒钛烧结矿软熔带的位置、形状和形成过程与冶炼普通矿基木相似,但它的质地疏松,“冰凌”和粘结过渡层没有明显的发展。攀钢烧结矿熔点较低,熔化区间较窄,随着还原的深入,FeO升高,其熔化温度降低不大。攀钢烧结矿的还原性比普通高品位,高碱度烧结矿要差。渣铁熔融物在滴落过程中与焦炭交织发生强烈的过还原作用,使滴落物变稠,成为高炉顺行的障碍。
冶炼钒钛磁铁矿的炉内过程
戚大光, 李道昭, 樊钟曾
1984, 5(2): 38-43.
摘要:
对冶炼钒钛磁铁矿的0.8m3高炉的解剖结果进行了研究,认为试验结果是有代表性的。炉内还原过程显示了含钛铁矿物还原的特点。炉内形成特殊的软熔饼状结构是由钒钛烧结矿特有的高熔点渣相所引起的。Ti(C,N)在炉腹和风口区大量生成使炉内的渣铁流动性变坏。Ti(C,N)在渣相中被SiO2和TiO2氧化生成黑钛石。用生铁的钛含量判断炉况较用硅含量判断更灵敏。
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中渣铁形成的特点
王文忠
1984, 5(2): 44-49.
摘要:
0.8m3解剖高炉中最初出现渣铁粒的部位是炉腹。铁中主要元素(如硅、钛、钒等)的含量,在风口平面达最大值。炉腹至风口平面是渣中TiCN形成最激烈的区域。渣、铁在风口区被严重氧化,硅、钛的氧化在炉缸继续进行。脱硫反应和碱金属的挥发与普通高炉类似。
炉渣难熔性对钒钛磁铁矿冶炼的影响
王文忠, 余琨, 秦凤久
1984, 5(2): 50-57.
摘要:
0.8m3高炉解剖过程中观测到一些与炉渣难熔性有关的特殊现象。对解剖样的熔融性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钛渣难熔性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提出了完善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一些看法。
小高炉解剖用钒钛烧结矿冶金性能的研究
李砚芳
1984, 5(2): 58-65,49.
摘要:
结合0.8m3高炉解剖,通过实验室试验,对钒钛烧结矿冶金性能进行了研究。以首钢烧结矿为参比矿,对比研究了钒钛矿的还原特性,并从解剖科的化学成分和物相成分变化作了解释。分析了钒钛烧结矿粉化率高的原因。讨论了该矿的荷重软化特性及其对软熔带性状的影响,以及气孔率在还原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了今后钒钛矿高炉冶炼的技术措施。
0.8m3高炉的温度分布和气流分布
吴志华, 安立国
1984, 5(2): 66-73.
摘要:
在攀钢410厂0.8m3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解剖研究中,用石墨盒测温片法和焦炭石墨化度法进行了测温*。以等温线形式描绘了炉内的温度分布,其特点是炉缸温度偏低,炉顶温度偏高。高度方向上温度梯度较小。绘制了等还原度曲线。按射流区、再分布区和散料区对气流分布进行了分析,其特点是下部为中心气流,经软熔层再分布后成为中心也有一定发展的边沿型气流,在上部则为强烈的边沿型气流。对造成这种特点的诸多因素(料层结构、负荷分布、焦矿混杂率、边沿效应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温度分布和气流分布,分析了小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某些特点与规律。
钒钛磁铁矿的还原、软化和滴落特性的研究
杜钢, 杜鹤桂
1984, 5(2): 74-78.
摘要:
本文在多孔型物质气——固相反应数学模型和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钒钛磁铁矿烧结矿和普通烧结矿的还原速度,软化开始、终了温度和滴落温度。研究探讨了钒钛矿的难熔性及其对高炉内软熔带、滴落带生成的影响。论述了钒钛矿的初渣铁对焦炭有较强的润湿性。指出了改善高炉下部炉料透气性的重要意义。
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热力学讨论
戚大光, 李道昭, 张桂欣, 樊钟曾
1984, 5(2): 79-86.
摘要:
对0.8m3高炉治炼钒钛磁铁矿的有关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认为碳氮化合物较低价钛优先生成。且主要由钛铁矿还原分解出的TiO2优先生成。增加CaO不利于碳氮化合物的生成,也不利于它们的分解。SiO2能在炉缸中氧化碳氮化合物,应重视SiO2在钒钛铁矿冶炼中的作用。TiO2的还原和氧化在炉缸中起着传递氧的作用。而CaO影响TiO2的活度,降低它的氧化功能。
小高炉冶炼钒钛矿时焦炭结构的变化
崔秀文, 王竹萍, 姜雅丽
1984, 5(2): 87-93.
摘要:
本文对攀钢四一0厂0.8m3试验高炉解剖后各部位焦炭显微构造的变化(例如块焦由表及里的气孔率变化,孔壁平均厚度及孔壁各显微构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焦炭孔壁各显微结构选译气化问题进行了讨沦。认为焦炭在炉腰下部受侵较严重,由炉腹开始有较多的渣铁侵入,在渣焦接触处产生渣焦反应,形成环带状TiC,使焦炭进一步受侵。
焦炭在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中性质变化的研究
金邦新, 胡万里
1984, 5(2): 94-101,93.
摘要:
研究了0.8m3高炉解剖后焦炭的碳素溶解反应的变化规律。应用物理检测方法及某些微观测试手段(如图相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深入研究了与碳素溶解反应有关的焦炭内在变化的特点。对冶炼钒钛磁铁矿的高炉用焦的质量提出了看法。
攀钢焦炭在钒钛矿冶炼中性状的研究
朱明三, 高华, 朱尚德
1984, 5(2): 102-107.
摘要:
对0.8m3高炉内各部位的焦炭进行了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了这些理化性质变化的规律。在软熔带以上,焦炭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与首钢解剖高炉基本相似;软熔带以下(特别是滴下带、风口区),焦炭的气孔率,K、Na的分布,灰份变化等与首钢焦炭的变化情况不同。论述了钒钛矿冶炼中TiO2、V2O5在炉内的还原及浸透到焦炭中的过程。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高炉内的温度分布
张培恕
1984, 5(2): 108-110.
摘要:
在攀钢410厂0.8am3高炉解剖研究中,采用了X射线衍射法测量焦炭的石墨化来推断炉内温度分布。本文介绍了X射线法的原理和方法。
0.8m3高炉解剖试样的制备、分析方法及其精度
韩金寿, 孙素珍, 袁树山
1984, 5(2): 110-115.
摘要:
叙述了0.8m3高炉解剖试验中各部位试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迅速地分离物料中的金属铁为基础的。对所采用的绝大部份分析方法的精度,用密码抽查统计的方法进行了计算,认为可以满足试验要求。
50kg/m钢轨端头帽形淬火通过部级技术鉴定
攀研院科技处
1984, 5(2): 116-116.
摘要:
由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和包钢轨梁厂共同研究的50kg/m钢轨端头帽形淬火,于1984年4月4—6日在包头通过了由冶金部钢铁司组织,有铁道部和有关钢铁公司参加的技术鉴定。
攀枝花硫钴精矿直接制取搪瓷密着剂成功
攀研院科技处
1984, 5(2): 116-116.
摘要:
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和重庆硅酸盐研究所两单位密切合作,利用低品位攀枝花硫钻精矿直接制取搪瓷密着剂,以代替纯氧化钴镍配制的密着剂,于1983年12月3—5日在重庆由冶金部主持的鉴定会上通过了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