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6年  第17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试验研究
攀钢四高炉无钟炉顶多环布料试验研究
付卫国, 孙希文
1996, 17(1): 1-7.
摘要:
对攀钢四高炉炉顶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后,实现了无钟炉顶多环布料。介绍了四高炉多环布料工业试验情况,分析了国产化无钟炉顶多环布料的操作特点,并给出了四高炉适宜的多环布料操作参数及温度控制范围。
微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奥氏体晶粒长大的研究
高甲生, 洪永昌, 吴惠英, 尹桂全, 黄锡镐, 史弼
1996, 17(1): 8-11.
摘要:
采用焊接热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峰温和停留时间条件下,Ti-N和Ti-Nb-N两种成分系列的微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奥氏体晶粒长大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微合金钢抗奥氏体晶粒长大的能力,不仅和Ti含量有关,也和Nb含量及N含量有关。
连铸钢水吹氩工艺研究
严学模, 蒋化一, 谭宗荣, 黄康明, 黎光正
1996, 17(1): 12-16,27.
摘要:
为考察顶吹氩、底侧吹氩及底吹氩的冶金效果,分别进行了三种吹氩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底侧吹氩和底吹氩工艺的冶金效果均优于顶吹氩工艺,钢水质量均能满足连铸要求。
铝热法冶炼金属铬
孙朝晖, 杨仰军
1996, 17(1): 17-21,36.
摘要:
通过试验得到了铬回收率与配铝系数及单位炉料热效应的关系;同时得到了产品中Fe,Si,Al等主要杂质元素与配铝系数的关系,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应用这个数学模型,采用平均品位只有82.85%的三氧化二铬(远低于前人提出 ≥ 94%的要求),冶炼出符合GB3211-87 JCr98.5A标准的金属铬产品,铬的平均收率为85.44%。
防止钢坯氧化用涂料的研究
张国才, 孙文明, 敖进清, 伍兵, 石兵, 刘金武, 刘学刚
1996, 17(1): 22-27.
摘要:
用于钢坯的高温防氧化涂料以石英砂为主要原料,制备工艺简单,涂料成本低。使用涂料后,能有效地防止钢坯加热时的氧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涂涂料相比,可减少钢坯氧化烧损60%~80%。探讨了高温下涂层的防氧化机理。
攀钢用铝镁碳砖综合砌筑钢包衬
罗玉雍, 唐新华
1996, 17(1): 28-32.
摘要:
攀钢钢包内衬原为铝镁浇注料,连铸投产后包衬寿命急剧下降,并常在渣线部位出现漏钢事故。为确保连铸正常生产,采用了铝镁碳砖和镁碳砖综合砌包工艺,模铸和连铸的典型试验和扩大试验表明效果良好,平均寿命为78.3次。
稀硫酸浸出富集深还原钛渣
杨保祥, 李在妙, 蒋国兴, 周有全, 刘超富
1996, 17(1): 33-36.
摘要:
用稀硫酸浸出深还原钛渣,富集渣中的TiO2。对深还原钛渣中不同氧化物在浸出过程中的反应和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综合评述
LD转炉半钢炼钢的温度问题探讨
潘树范
1996, 17(1): 37-46.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半钢炼钢的温度控制及炼钢的热补偿技术;并对攀钢半钢炼钢的温度控制及热补偿技术的完善与改进提出了建议。
转炉炼钢过程自动控制实现方法
杨素波, 黎之政, 杜德信
1996, 17(1): 47-52.
摘要:
讨论了转炉炼钢自动化的实现方法。结合攀钢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攀钢实现转炉炼钢自动化的设想。
非调质钢的发展概况与其特征的变化
唐代明
1996, 17(1): 53-58.
摘要:
全面地描述了非调质钢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非调质钢发展过程中化学成分、加工工艺、显微组织、强化机制、性能、应用范围、品种规格等方面特征的变化。在49MnVS3钢的基础上降碳、提锰、增硅,采用复合微合金技术的非调质钢、冷作强化非调质钢、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的生产应用量最大,为了进一步改善非调质钢的韧性,应用了温锻工艺、氧化物冶金技术、锻热淬火技术。
技术探讨
利用SAP5的板壳单元对打捆机抱料架的强度计算分析
夏伟, 王勇勤
1996, 17(1): 59-63.
摘要:
利用SAP5程序的板壳单元,对攀钢公司研制的盘圆打捆机的主要受力部件——抱料架进行三维有限元强度分析,找出薄弱点,并提出了结构改进措施,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了验算,证明改造是合理的。
冶金过程脱硫成本分析
李扬洲, 杨素波, 陈渝, 董艳华
1996, 17(1): 64-68.
摘要:
分析比较了国内外有关冶金过程中采用高炉脱硫、铁水预脱硫、转炉脱硫方法的成本。可以看出,铁水预脱硫方法的成本最低,且能从工艺技术上解放高炉和转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