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第26卷  第3期

试验研究
四元渣系CaO-FeO-SiO2-V2O3的活度模型及应用
郭培民, 赵沛
2005, 26(3): 1-6.
摘要:
根据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建立了CaO-FeO-SiO2-V2O3四元渣系活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渣中V2O3的活度系数与实测值吻合。V2O3活度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炉渣碱度和渣中氧化铁含量。冶炼含钒合金钢时,钒的收得率主要与冶炼钢种成分、炉渣成分和渣量有关,其中炉渣氧化铁的活度和渣量对钒的收得率影响显著。对于钒铁、V2O5和钒渣等合金添加剂用于冶炼含钒合金钢的计算表明,钒铁收得率最高,而钒渣的收得率最差,且只能用于冶炼微钒合金钢种。
高V钢中V(C,N)沉淀强化作用的研究
徐曼, 孙新军, 刘清友, 董瀚, 雍岐龙, 黄金亮
2005, 26(3): 7-11.
摘要:
通过实验室轧钢试验,研究了三种高V钢轧制状态下的组织的和力学性能,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V(C,N)析出的状况。结果表明,高V钢中可以获得单相的铁素体组织,并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最高的屈服强度值达到525 MPa。对C3钢而言,由V(C,N)析出颗粒的沉淀强化造成的屈服强度增量最大可达244 MPa。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高V钢中容易获得相间析出。试验获得的V(C,N)析出颗粒为4~10 nm,经计算分析,该尺寸在V(C,N)最大沉淀强化效果的范围。
钛微合金钢中碳氮化钛固溶量及化学组成的计算与分析
雍岐龙, 刘正东, 孙新军, 曹建春, 赵昆渝, 张永, 查小琴
2005, 26(3): 12-16.
摘要:
根据相关热力学理论,提出了钛微合金钢中钛、碳、氮元素在奥氏体中的平衡固溶量及平衡沉淀析出的碳氮化钛的化学式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对典型化学成分的钛微合金钢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在较高温度析出或未溶的碳氮化钛相当接近于TiN。
高氮钒微合金钢中终轧温度和锰的综合作用
汪正保, 刘静, 孙群峰, 袁泽喜
2005, 26(3): 17-19,36.
摘要:
通过对高锰高终轧温度钢和低锰低终轧温度钢的力学性能测试、并观察其组织及其碳氮化物的析出,研究了Mn和终轧温度在高氮钒微合金钢中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高锰含量可以弥补高的终轧温度对组织的不利影响,而高的终轧温度可以弥补高的锰含量对析出的不利作用;提高锰含量同时提高终轧温度比降低锰含量同时降低终轧温度有利于组织细化和析出。
铁基多孔烧结材料锻造镦粗成形致密的特性研究
李永志, 宋士华, 余士浩
2005, 26(3): 20-23.
摘要:
通过对铁基多孔预成形坯粉末锻造成形致密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初始相对密度、不同高径比、不同摩擦条件下的粉末锻造成形致密规律,得到了粉末锻造成形断裂极限应变迹线和成形极限工艺参数,为预成形坯和模具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
新工艺新技术
微波加热还原钛精矿制取富钛料新工艺
黄孟阳, 彭金辉, 张世敏, 孙艳, 汪云华, 黄铭, 范兴祥
2005, 26(3): 24-28.
摘要:
针对攀西地区丰富的钛资源现状和现行富钛料生产工艺优缺点,提出了微波加热还原钛精矿复合球团-选矿分离-微波浸出制取高品质富钛料的新工艺路线。同时测定了复合球团的升温曲线;确定了复合添加剂的用量为5%~6%;选矿分离时磨矿时间为20 min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纯度为96.08%的富钛料。
含钛料浸出除杂过程中的改性剂研究
孙艳, 彭金辉, 黄孟阳, 张世敏, 谢孔明, 范兴祥, 朱艳丽
2005, 26(3): 29-32.
摘要: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剂,可以将其应用于微波加热含钛料除钙镁等杂质制取高品质富钛料的浸出过程,并进行了系统的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出过程中加入改性剂可大幅度提高杂质的浸出率,钙的浸出率可达到96.96%,镁的浸出率为99.79%,全铁的浸出率为93.05%。实验优化结果:选择改性剂B,其用量为10%,浸出时间为90 min,富钛料的品位可达到94.89%。
酸溶性钛渣制取钛白工业试验
张树立
2005, 26(3): 33-36.
摘要:
基于实验室所确定的酸溶性钛渣制取钛白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年产2 000 t的钛白生产线上进行了工业试验,钛渣酸解率达到92.56%,水解率大于95%,成品合格率为100%,一级品率为75%。从试验结果来看,工艺指标和产品指标达到了厂家要求,多数工序的生产能力较采用钛精矿有了较大的提高。据此,攀枝花钛精矿冶炼的酸溶性钛渣制取钛白的生产工艺已可实现产业化。
综述
磁场、电场对金属材料热加工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程兴德, 王敏莉, 张开坚, 史庆南
2005, 26(3): 37-43,63.
摘要:
叙述了国内外磁场、电场作用于金属材料的热加工过程中,对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情况。磁场和电场都能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对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磁场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传导和传热能力,提高金属材料的冷却均匀性和时效后的强度。电场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和渗透性。
日本在软接触电磁连铸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杨健, 陈崇峰
2005, 26(3): 44-47,63.
摘要:
主要介绍了软接触电磁连铸的原理和日本最近几年来在软接触电磁连铸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电流强度、焦耳热、结晶器形状和早期凝固壳形态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提出了该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分析认为:感应线圈产生的焦耳热是决定铸坯表面质量的首要因素;电流强度存在一个最佳值,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对铸坯表面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连铸条件相同时,角部形状为圆角的结晶器所生产出来的铸坯表面质量要好于角部形状为直角的结晶器。
应用研究
基于EXCEL规划求解器的带钢压下规程制定
吕立华, 刘维广, 马靳江, 林军, 张勇伟
2005, 26(3): 48-52.
摘要:
综述了带钢压下规程制定的基本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EXCEL规划求解器在多约束和多目标函数条件下对轧制规程进行优化, 对优化计算中涉及的主要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优化效果。该方法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实际操作, 对有效提高带钢生产效率、充分发挥设备能力等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方坯加热炉热工制度优化研究及应用
薛念福, 李里, 祁双扬
2005, 26(3): 53-59.
摘要: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测量了铸坯加热温度分布,工业试验确定了加热炉经济负荷运行区,建立了推钢式加热炉铸坯加热过程的一维稳态数学模型。根据测量结果结合数学模型对铸坯加热温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加热炉合理的热工制度。经现场实施应用,加热炉煤气单耗降低5.3%;铸坯沿长度方向的温差下降10℃;出炉铸坯平均断面温差为38℃。
半钢炼钢转炉增大供氧强度的氧枪设计与使用
许立志
2005, 26(3): 60-63.
摘要:
针对攀钢半钢炼钢的特点,设计了高供氧强度的新型氧枪。新设计的氧枪喷孔数为5孔,喷孔孔型为近似Laval型,且布置在喷头端面的同一圆周上,喷孔倾角分别选取13°和15°。氧枪喷头喉口直径(d)选取35 mm。新设计的氧枪冶金效果明显,缩短纯吹氧时间2.6 min/炉,冶炼过程顺行,可满足溅渣护炉的需要,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改善。
理化检验
钒氮合金中高氮检测的新方法
王蓬, 杨帆, 李宏伟, 马红权, 王海舟
2005, 26(3): 64-68.
摘要:
使用国产氧氮分析仪(ON2008)就钒氮合金中高氮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高纯氩气作载气、无需使用助熔剂、直接在坩埚中加入样品、使用专用坩埚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大大降低了分析成本,样品准备简单、便捷,称样量可达0.1 g以上。方法用于实际生产中,其精度满足分析要求。
专利信息
专利信息
王元荪
2005, 26(3): 69-7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