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32卷  第3期

钒与钛
工业钛液制备掺杂多孔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田从学, 杨颖, 蒲洪
2011, 32(3): 1-6.
摘要:
以工业钛液为钛源,调节钛液指标和钛液底水体积比,热水解制备出掺杂多孔锐钛型TiO2。采用XRD、粒度分布、等温N2吸附-脱附及XRF等对样品进行表征。不同的钛液底水体积比对合成多孔TiO2的晶体结构、粒径、比表面积和孔道结构等具有较大影响,锐钛相晶型改善、比表面积提高及离子掺杂等有助于其光催化活性的提高。钛液底水体积比为100:35时所得多孔TiO2的比表面积最大,达215.4 m2/g,孔径分布窄,并掺杂少量氧化物,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率达92.8%。
水热法制备氮、铁共掺杂TiO2研究
曹艳
2011, 32(3): 7-11.
摘要:
以钛酸正丁酯为前躯体,硝酸铵和九水硝酸铁为氮、铁掺杂源,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氮、铁共掺杂TiO2粉体。采用XRD、FE-SEM、EDS、BET、FT-IR等手段对所制备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共掺杂TiO2粉体为锐钛矿型,呈球状,粒径为9.2 nm,较高的比表面积201 m2/g。对甲基橙溶液的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350W氙灯(模拟自然光)条件下,共掺杂的TiO2对于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6.4%,光催化活性高于P25。在太阳光下,光照4 h,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4.5%。
钛合金超高周弯曲振动疲劳性能试验
申景生, 李全通, 吴晓峰, 高潮, 刘青川
2011, 32(3): 12-15.
摘要:
在三点弯曲超高周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开发了悬臂梁式弯曲振动超高周疲劳试验系统,并介绍了疲劳试验试片的设计方法。利用超高周弯曲疲劳试验系统(20 kHz)测定了钛合金TC17的S-N曲线,结果表明,当应力比R=-1时TC17钛合金的S-N曲线是一条连续下降型曲线,在107周次以后,试样仍未发生疲劳破坏,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疲劳极限。
钒对Q235钢内裂纹热愈合性能的影响
赵中里, 吴大鸣, 张亚军
2011, 32(3): 16-20.
摘要:
对添加不同含量V的Q235钢试样,采用钻孔压缩方法获得内裂纹,然后对其进行热愈合试验,研究了V对试样热愈合和形态演化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量V的Q235钢在加热温度为800℃条件下,产生了明显的愈合,当V添加量为0.1%时,愈合效果最好。V添加到基体材料后,部分V固溶于基体,降低了基体金属Fe原子的扩散激活能,加剧了Fe的自扩散。分析认为,钢内裂纹愈合机理主要是扩散反应导致的热愈合及随后的修复结晶过程。在研究钢内裂纹愈合时,需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基体及裂纹区组织同时进行研究。
微钛处理对钒微合金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国富兴, 张俊粉, 赵英利, 王宝华, 梁静召
2011, 32(3): 21-24.
摘要:
在承钢1780热连轧生产线上,轧制了钒微合金钢及钒钛复合微合金化钢,研究了微钛处理对钒微合金化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钒微合金钢经微钛处理后生成了少量TiN析出物,其数量较少,晶粒细化效果有限;由于钛与氮的优先结合,减少了与钒结合的氮含量,降低了钒的析出量,导致微钛处理的钒微合金钢抗拉强度降低约54 MPa,屈服强度降低约45 MPa,延伸率略有提高。
技术探讨
氯化物熔盐中钙镁离子固化工艺的热力学分析
居殿春, 卿阳, 严定鎏, 陈志勇, 李向阳
2011, 32(3): 25-29.
摘要:
分析了在高钛渣熔盐氯化过程中氯化物熔盐介质物化性能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钙镁离子固化工艺以改善氯化物熔盐介质的物化性能,通过热力学研究了钙镁离子固化工艺的可行性。固化剂与钙镁离子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均小于零,反应均能自发进行。当以Na2SO4作为固化剂,温度低于1 073 K时,氯化物熔盐中kp=[Ca2+] [SO42-]和kp=[Mg2+] [SO42-]均小于2.5×10-3;当以Na3PO4作为固化剂,温度低于1 173 K时,kp=[Ca2+] [PO43-]2/3<2.5×10-6,kp=[Mg2+] [PO43-]2/3<1×10-7
接触疲劳伤损突出路段钢轨合理选用研究
邓建辉, 陈朝阳, 徐权
2011, 32(3): 30-33.
摘要:
在客货混运主干线的接触疲劳伤损突出路段,进行了1 100 MPa级热处理钢轨和U75V、U71Mn热轧钢轨的铺路试验。结果表明1 100 MPa级热处理钢轨的抗接触疲劳伤损性能明显优于U75V和U71Mn热轧钢轨。在客货混运主干线钢轨接触疲劳伤损突出的大半径曲线和直线路段选用1 100 MPa级热处理钢轨,将有效减少钢轨的接触疲劳伤损,获得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
一种热轧板表面长条线状缺陷的形成机理
杨文, 王新华, 王万军, 薛勇强, 单庆林
2011, 32(3): 34-39.
摘要:
对Q345B热轧钢板表面长条线状缺陷进行了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缺陷横截面形貌、组织、成分等进行了检测。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得出凹状缺陷为折皱,其源自连铸坯中的角横裂纹,形成于轧制过程。据此提出了缺陷的一种形成机理,并认为消除这种缺陷,需要避免连铸坯角横裂纹的形成。
试验研究
卷取温度和冷轧压下率对高强度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郑之旺, 王敏莉, 李叙生
2011, 32(3): 40-45,50.
摘要:
以不同卷取温度(分别为670℃和710℃)工业生产的高强度IF钢热轧板为研究材料,进行了不同冷轧压下率(分别为55%、65%、75%和85%)的实验室冷轧试验,结合连续热镀锌线的工艺特点进行了盐浴退火试验,采用金相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热轧卷取温度和冷轧压下率对高强度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温度卷取时,热轧卷晶粒尺寸较细,冷轧退火态晶粒尺寸相对较粗,rm值相对较低。冷轧退火态仍具有较细小的晶粒,但屈服强度明显降低,这与间隙碳原子在退火过程通过NbC粗化被大量清除有关。卷取温度对试验钢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断后伸长率和nm值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冷轧压下率从55%增加到75%时,退火后铁素体晶粒尺寸变化不明显,当冷轧压下率进一步增加到85%时,铁素体晶粒尺寸有所减小。冷轧压下率对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影响较小,对nm值没有影响,而rm值随着冷轧压下率的提高而提高。
稀土处理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控制
张峰, 吕学钧, 王波, 马志刚, 张毅, 李光强
2011, 32(3): 46-50.
摘要: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高效硅钢,进行了RH精炼稀土处理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稀土处理条件,观察了夹杂物的形貌和尺寸分布,探讨了稀土处理后钢中的夹杂物形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数量为0.6~0.9 kg/t。经过合适的稀土处理后,可以有效抑制尺寸相对较小的、不规则的AlN、MnS复合夹杂生成,促进钢中微细夹杂物的聚合、上浮,钢质纯净度得到明显提高。此时,钢中全氧含量最低,脱硫效果最佳,钢中的夹杂物主要是尺寸相对较大的、近似球形或者椭球形的稀土类夹杂。
无取向硅钢铬酸镁绝缘涂层结构与耐蚀性能研究
孔祥华, 孙瑞虹, 唐晋, 李文浩, 王更超, 王远继
2011, 32(3): 51-54.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铬酸镁半无机绝缘涂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涂层厚度为数微米,涂层中的有机树脂乳液颗粒均匀分布在无机涂层的表面,从而保证了涂层具有良好的冲片性能。采用极化曲线研究了涂层的耐蚀性能,发现铬酸镁与铬酸锌绝缘涂层的耐蚀性能相当。
热浸Zn-Sn-Ni合金镀层的显微组织及耐蚀性能
桂艳
2011, 32(3): 55-58.
摘要:
采用SEM、极化曲线和XRD研究了在锌浴中添加Sn、Ni元素后含0.36%Si钢热浸镀锌合金镀层的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Zn-Sn-Ni合金浴法能够有效抑制含硅活性钢镀层的快速生长,获得厚度适宜、组织致密的镀层。Zn-Ni-Sn合金镀层在5%NaCl溶液中发生自发腐蚀的倾向小于Zn镀层,其极化电阻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耐蚀性能提高。合金镀层和纯锌镀层的白锈均为Zn5(OH)8Cl2·H2O与ZnO。
含铜超低碳微合金钢冷却过程硼的晶界偏聚
赵守田, 吴平, 陈森, 赵鑫
2011, 32(3): 59-63.
摘要:
用硼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研究含铜超低碳微合金钢从1 150℃以5℃/s冷却到850℃过程中硼的晶界偏聚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统计分析了冷却到不同温度时富集因子与贫化区宽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冷却初始阶段硼-空位复合体迅速扩散到晶界上,使晶界上的硼迅速增加,在1 090℃达到极大值,冷却到1 090~940℃区间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晶界上的硼发生明显的反向扩散,晶界上的硼逐渐减少,继续降低温度,随着析出物的出现反向扩散变弱,晶界上硼的偏聚量又开始增加。
Q235 H型钢轧后强冷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鲁怀敏, 汪开忠, 吴胜付, 黄贞益
2011, 32(3): 64-69.
摘要:
轧后经强冷的Q235H型钢铁素体晶粒大小和机械性能与轧后奥氏体晶粒大小和温降速度密切相关。以马钢现有轧后强冷系统为试验设备,以现有常规轧制工艺为条件,在水压和水流密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冷却段的长度,即改变强冷时间,得到Q235H型钢不同温降速度、晶粒大小和机械强度及分布,同时验证了Hall-Petch公式的正确性,为制定合理的冷却工艺提供了依据。
生产实践
攀钢洁净钢生产实践
杨森祥
2011, 32(3): 70-75.
摘要:
简要介绍了攀钢炼钢厂的装备及工艺技术水平,叙述了攀钢近年来为实现洁净钢生产,在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水精炼(脱硫、脱氧、脱磷及夹杂物控制)等方面所作的改进,以及在350 km/h高速铁路用钢、抗H2S腐蚀石油管坯钢等典型钢种上的应用,实现了wT[O] ≤ 0.001 5%,w[S] ≤ 0.005%,w[P] ≤ 0.010%,氧化物夹杂物级别 ≤ 1.0级洁净钢的生产。
冷轧镀锌板表面线状缺陷分析
张贺佳, 陈连生
2011, 32(3): 76-81.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冷轧钢板表面和镀锌钢板表面的线状缺陷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连铸坯中的气泡、夹杂和轧制过程中氧化铁皮的压入是形成冷轧板表面线状缺陷的主要原因,并分别指出了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缺陷各自的主要形貌特征。
大规格高碳硬线82B拉拔脆断原因分析
张寄东, 智建国, 吕刚, 宿成
2011, 32(3): 82-86.
摘要:
采用金相组织检验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规格82B拉拔劈裂脆断问题。结果表明:劈裂断口试样的中心处,由于锰、铬偏析而出现异常的马氏体组织,导致其变形与基体不一致,在拉拔过程中中心马氏体断裂成为裂纹源。断口附近表面存在结疤和擦伤等表面缺陷,中心马氏体和表面缺陷共同导致大规格82B拉拔劈裂脆断。通过优化合金元素锰、铬的成分含量,同时改善炼钢、轧制、拉拔等工艺,有效地降低了劈裂脆断的发生率。
综述
微波加热在钒钛磁铁矿冶金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余文华
2011, 32(3): 87-96.
摘要:
概述了钒钛磁铁矿(及含钛矿物)的微波加热特性,微波加热技术在钒钛磁铁矿冶金中的应用现状;针对攀枝花-西昌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未实现铁、钒、钛同时有效回收的现实,结合微波加热技术"选择性加热、内加热、强化浸出"的特点和设备规模小等问题,指出微波加热在钒钛磁铁矿冶金中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微波加热还原钒钛磁铁精矿及钛铁矿、微波强化浸出制备富钛料以及产品附加值高的冶金单元操作过程。
专利信息
专利信息
2011, 32(3): 97-9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