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40卷  第3期

钒钛分离与提取
攀枝花钛渣NaOH分解-HCl浸出制备TiO2的工艺研究
刘松良, 孙林, 王进军, 王志煜
2019, 40(3): 1-6.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01
摘要:
以攀枝花钛渣为原料,采用NaOH分解-HCl浸出的方法制备TiO2。通过XRD射线衍射手段分析钛渣被NaOH分解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结果表明:NaOH分解钛渣是分步进行的,即M3O5(M=Fe2+,Ti3+,Ti4+)→Fe3Ti3O10→Fe2TiO5→α-NaFeO2,Na2TiO3。在HCl浸出制备TiO2的试验中,分析盐酸浓度、加铁量、溶液pH值、沉积温度和沉积时间等因素对最终样品TiO2含量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沉积温度45℃、沉积时间40 min、盐酸浓度5 mol/L、加铁粉量0.6 g、溶液pH=2。按照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所制备样品TiO2含量达98.36%。
EIGA雾化法制备激光3D打印用TC4合金粉末工艺研究
谢波
2019, 40(3): 7-12.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02
摘要:
采用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法(EIGA)制备激光3D打印用TC4合金粉末(15~45μm)。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LPS)、粉体特性综合测试仪等设备,对粉末的形貌、物相组成、粒度分布、松装密度及流动性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雾化气体压力和熔体温度对激光3D打印TC4合金粉末收得率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IGA制备得到TC4合金粉末形貌为近规则球形,粉末表面存在少量“卫星球”,粉末由α′-Ti相组成。TC4合金粉末收得率随着雾化气体压力和熔体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最佳雾化工艺参数为:雾化气体压力5 MPa,熔体温度1 800℃,此条件下平均粒径D50为81.2μm,15~45μmTC4钛合金粉末收得率为22.3%,流动性为42.5 s,松装密度为2.83 g/cm3,氧含量1 260×10-6,符合激光3D打印用TC4钛合金粉末特征要求。
高浓度钒液的酸性铵盐沉钒
刘东, 薛向欣, 杨合
2019, 40(3): 13-20.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03
摘要:
目前,钒渣经钠化焙烧—水浸后用于提钒的钒液浓度不高,会产生大量的含V5+,Cr6+,NH4+,SO42-,Na+等有毒废液,使得后处理成本增加,加大了环境污染的风险。以普通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提高钒液中钒的浓度来研究高浓度钒液酸性铵盐沉钒的可行性,同时考察了加铵系数K,一次加酸pH1,沉钒温度T,和二次加酸pH2对高浓度钒液中钒的回收率及产品品位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和原子发射光谱仪(ICP)分析了提钒前后钒液中钒浓度、产品品位以及产品中杂质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钒液制备五氧化二钒是可行的,当钒液浓度为60 g/L,加铵系数K为2,一次加酸pH1为5.0,沉钒温度T为90℃,二次加酸pH2为2.0,钒的回收率最高,可达99.83%,经处理后的产品五氧化二钒的纯度为99.99%,符合V2O599级标准(YB/T5304—2011)。为工业化低污染、高效处理钒液提供了研究基础。
酸性铵盐沉钒在钒铬溶液中的应用研究
蒋霖, 付自碧, 伍珍秀
2019, 40(3): 21-25.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04
摘要:
以钒渣钠化焙烧工艺得到的碱性钒浸出液为原料,在除去主要杂质硅和磷后,通过添加硫酸钠和三氧化铬,配制成一定组分的钒铬溶液,采用典型的酸性铵盐沉钒工艺,考察了溶液中钠、铬、钒含量以及加铵系数对沉钒率及最终V2O5中Na2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钒铬溶液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以采用酸性铵盐沉钒工艺,并取得较好效果。在满足高沉钒率及V2O5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溶液中钠的最大允许浓度为c(Na)/c(V)=2.4;在c(Na)/c(V)=1.8时,随着溶液钒浓度的增加,铬的最大允许浓度发生变化,表现为c(Cr)/c(V)逐步减小;对c(V)=25 g/L、c(Na)=45 g/L、c(Cr)=24 g/L的溶液浓缩后进行沉钒,通过降低浸出液固比提高钒浓度,钒的最大允许浓度为26 g/L;当加铵系数在1.5以上时,获得的V2O5产品满足相关质量要求;溶液离子浓度及加铵系数对沉钒率的影响很小。
攀西超细粒级钒钛磁铁矿磁选富集方法
杨招君, 王丰雨, 罗荣飞, 袁祥奕
2019, 40(3): 26-29.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05
摘要: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钛精矿供应基地,虽然通过科技攻关解决了钛回收技术难题,但是-0.038 mm以下的钛铁矿回收率极低,导致选钛尾矿中-0.038 mm TiO2含量较高,为提高钒钛磁铁矿的回收率,探索新型ZQS高梯度磁选机对该钛铁矿的磁选富集效果,当新型ZQS高梯度磁选机的给矿TiO2品位11.47%,-0.038 mm含量达到88.89%时,经一次磁选得到的精矿TiO2品位可达到20.19%,TiO2回收率83.56%,其中-0.038 mm的粒级回收率达到84.05%,试验证明新型ZQS高梯度磁选机回收超细粒级钛铁矿非常有效,不但精矿品位高而且精矿回收率也高,此磁选技术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磷酸对制备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影响
马维平, 王斌, 吴健春
2019, 40(3): 30-33.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06
摘要:
以钛铁矿钛液水解后的偏钛酸为原料,研究了磷酸对偏钛酸pH值、钛白初品金红石转化、消色力和亮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磷酸电离得到的磷酸根或磷酸氢根离子与体系中的阳离子结合成了沉淀,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偏钛酸的电离。随着磷酸掺入量的增加,金红石晶型转化起始温度和TiO2全部转化成金红石时的温度逐渐提高。样品中P2O5含量与金红石晶型转化起始温度和TiO2全部转化成金红石时的温度均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在钾—磷—铝盐处理体系中,P2O5含量低于0.13%时,消色力TCS和蓝相SCX大幅降低;P2O5含量高于0.13%时,磷酸对消色力TCS和蓝相SCX的影响不显著。初品中P2O5含量0.15%~0.19%时,初品亮度值较佳。
钒钛材料与应用
机械力辅助固相法合成钛酸锂
孙震宇, 彭成, 马少博, 韩庆
2019, 40(3): 34-38.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07
摘要:
以二氧化钛为钛源,碳酸锂为锂源,应用机械力辅助固相法一步合成钛酸锂(Li4Ti5O12)材料。使用TGA-DSC、XRD、SEM、粒度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粒度、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将Li4Ti5O12样品制成2032纽扣电池,通过充放电测试仪研究了首次库伦效率及充放电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在机械力辅助下750℃反应3.5 h可制得纯相Li4Ti5O12,粒径分布均匀,主要集中在0.6~2.5μm,首次循环放电比容量为152.02 mAh/g,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6.5%。
废弃脱硝催化剂铝热还原—真空磁悬浮精炼制备钛铝基合金试验研究
朴荣勋, 马兰, 杨绍利, 周莉莎, 李平
2019, 40(3): 39-45.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08
摘要:
采用铝热还原—真空电磁悬浮熔炼法,对废弃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钛基脱硝催化剂制备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SEM和XRD分析,发现合金中所观察到的相主要由TiAl2,Ti5Si3和TiAl相组成,而杂质相主要以氧化物和碳化物的形式存在。随着合金的精炼,钛铝化合物的组成由富钛钛铝化合物相转变为富铝钛铝化合物相,杂质含量逐渐减少,三次精炼后的总杂质去除率可达85%以上。硬度测试表明,随着精炼次数增加,硬度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高硬度的TiAl2相增加和低硬度的TiAl相减少所导致的。
烧结工艺对多孔Ti-5Cu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麦萍, 崔旭梅, 赵朝勇, 张雪峰, 姚连杰
2019, 40(3): 46-53.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09
摘要:
以40%球形硬脂酸为占位剂,应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具有各向异性多孔结构的多孔Ti-5Cu合金,并研究了烧结工艺对多孔Ti-5Cu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制备出的多孔Ti-5Cu合金的相组成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在900℃保温2 h制备出孔结构和力学性能较佳的多孔Ti-5Cu合金,其孔隙率为68.25%,抗压强度为89.00 MPa,弹性模量为3.79 GPa,与人体骨的力学性能相近,有潜力用作骨修复材料。
铝包膜对金红石纳米TiO2性能的影响
吴健春
2019, 40(3): 54-59.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0
摘要:
在温度为55~60℃,pH=9.5~10.0条件下,以30 nm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偏铝酸钠对其进行无机表面处理,对比测试表面处理前后的粒度分布、Zeta电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耐温性等物理性能。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包膜前后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将纳米二氧化钛与铝银浆配制成随角异色汽车漆,并对其耐候性和随角异色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包膜的纳米二氧化钛,氢氧化铝包膜后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度分布更均匀、Zeta电位由负值变为正值、具有更强的紫外吸收强度,耐温性明显提高,随角异色性能变化不大,耐候性明显提高。
钒钛改性机械NM450钢的磨损性能研究
李会英, 张瑶, 谢尊
2019, 40(3): 60-64.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1
摘要:
在普通NM450钢成分基础上添加钒元素和钛元素进行改性。结果表明,与NM450钢相比,添加了钒元素的NM450-0.2V试样,其失重量、磨痕深度和磨痕面积分别减小了5.36%、11.11%、27.27%;添加了钛元素的NM450-0.2Ti试样,其失重量、磨痕深度和磨痕面积分别减小了8.93%、13.89%、36.36%;同时添加了钒和钛的NM450-0.2V-0.2Ti试样,其失重量、磨痕深度、磨痕面积分别减小减了16.07%、23.61%、54.55%。NM450钢进行钒钛改性有益于提升NM450钢的磨损性能,同时添加了钒和钛的NM450-0.2V-0.2Ti试样磨损性能最佳。
钛锶复合添加对汽车零部件压铸用模具钢性能的影响
宋纬, 姚起宏
2019, 40(3): 65-69.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2
摘要:
对汽车零部件压铸用3Cr2W8V模具钢进行了钛锶复合添加改性,并对高温磨损试验和热疲劳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钛锶复合添加对3Cr2W8V模具钢的耐磨损性能和热疲劳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未添加钛锶的3Cr2W8V模具钢相比,添加了0.3% Ti和0.3% Sr的3Cr2W8V-0.3Ti-0.3Sr模具钢磨损体积、主裂纹平均宽度和主裂纹平均深度分别减小了35.7%、44.8%、57.1%,耐磨损性能和热疲劳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资源环境与节能
选钛尾矿制备搪瓷涂层及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
舒明勇, 尹海英, 钟庆东
2019, 40(3): 70-76.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3
摘要:
以攀枝花选钛尾矿为原料制备出搪瓷涂层,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Tafel)和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搪瓷涂层在30% H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选钛尾矿加入量的增加,制备出的搪瓷涂层结构中气泡率随之增加,生成的氧化铁—铁相枝晶结构增大,相互嵌入,岛和锚状结构明显。搪瓷涂层在30% H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Ecorr随着尾矿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腐蚀速度加快,耐酸性能降低。交流阻抗谱Nyquisy图高频区表现出较大半径的容抗弧,低频区出现弥散效应,低频区相角θ趋于5°,log|Z|~logf近似一条水平直线,涂层表现为高阻抗的纯电阻。因此,选钛尾矿制备搪瓷涂层的最佳加入量为8%~10%。
利用钒钛磁铁矿尾矿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王修贵, 秦连银
2019, 40(3): 77-82.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4
摘要:
为综合利用承德地区的钒钛磁铁矿尾矿,以该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强混凝土制品,研究了尾矿细度、尾矿及减水剂掺入量对样品抗压强度与流动度的影响,分析了样品的组成与结构,检测了其耐硫酸盐侵蚀性能与抗渗透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尾矿降低了样品早期的抗压强度,增大尾矿与减水剂掺入量,减小尾矿的粒径,样品的28 d抗压强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适当提高尾矿细度与增大减水剂掺入量可提高水泥砂浆的流动度。当尾矿、水泥、高炉渣、石膏与减水剂的掺入量分别为60%、24%、12%、4%与1%,尾矿的细度为-0.074 mm粒度占80.44%时,混凝土制品的28 d抗压强度高达90.2 MPa,满足《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C50~C80等级的要求。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制品养护28 d后,生成了针板状的托勃莫来石,针状的钙矾石及无定形态的水化硅酸钙等产物,水化硅酸钙凝胶紧密胶结粗粒骨料,赋予制品较高的抗压强度、优异的耐硫酸盐侵蚀性能与抗渗透性能。
钢铁冶金与材料
碳包覆磁铁矿粉非等温还原反应动力学
郝素菊, 兰吉然, 蒋武锋, 张玉柱
2019, 40(3): 83-87,92.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5
摘要:
采用机械研磨的方法对磁铁矿粉进行碳包覆,在10 K/min的升温速率下分别对研磨时间为15、45、75、105 s的矿粉进行了差热分析;选用研磨时间为105 s的矿粉,在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20 K/min的条件下研究了包覆矿粉的失重变化规律,并采用FWO法和Coats-Redfern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到碳包覆磁铁矿粉的相关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碳包覆磁铁矿粉的失重与温度和研磨时间成正比。碳包覆磁铁矿粉发生固固反应的初始活化能为337 kJ/mol,反应模型为三维扩散模型,反应模型函数是。
炉渣对含钒钛铁水/半钢预脱硫的影响
杨必文, 宋波, 郭凯, 陈亮
2019, 40(3): 88-92.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6
摘要:
针对攀西地区铁水/半钢预脱硫效果差异的问题,理论分析了脱硫前后炉渣成分以及物相对脱硫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后渣中硫含量为高炉渣/提钒渣的4~5倍,脱硫渣中硫以CaS的形式存在,未发现MgS;半钢脱硫渣平均CaO含量较铁水脱硫渣少15%,FeO含量多9%;铁水预脱硫后渣中低熔点物相含量较少,主要是mCaO·nAl2O3(<1 400℃),半钢脱硫渣中低熔点物相含量较多,主要是FeO (1 369℃)。增加脱硫剂喷入量,可以提高脱硫渣的固硫能力,减少回硫的发生。高炉渣和提钒渣作为顶渣进入预脱硫工序的渣量(以100 t铁水计)均在1~2 t。
稀土铈对钢中含钛夹杂物析出行为的研究
吕勇, 彭军, 蔡长焜, 任宏志, 郑丽丽, 安胜利
2019, 40(3): 93-98.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7
摘要:
应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7.0在800~1 600℃温度范围内计算了含钛夹杂物、稀土对含钛夹杂物的析出情况,并采用扫描电镜及其能谱观察和分析了不添加稀土、添加稀土的钢中含钛夹杂物尺寸、形貌变化。热力学计算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Ce后可以减少钢中有害元素O、S含量,钢中Ti4C2S2、Ti3O5析出量减少,有效Ti含量增加,细小弥散的Ti (C,N)析出量增多,稀土Ce能够有效的变质钢中大尺寸,具有坚硬性棱角的TiC-AlO3复合夹杂,将其转变为尺寸相对较小,形状为椭圆形TiC-CeAlO3夹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其形状对钢产生的有害作用,通过对夹杂物分析比较可得,钢中添加适量稀土可以提高钢的性能。
低碳低硅钢LF精炼控硅实践
陈永洪, 杨龙川, 汤海明, 胡闻佳
2019, 40(3): 99-103.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8
摘要:
从多方面对目前冶炼的低碳低硅钢控硅进行分析,热力学计算表明,低碳低硅钢中ω[Al]=0.02%~0.05%,此时与之平衡的ω[Si]]=0.047%~0.16%,所以回硅是不可避免的;控制转炉下渣量≤100 mm、转炉深脱氧有利于精炼控硅,进站酸溶铝在300×10-6左右、精炼过程铝控制在600×10-6以下能很好减少回硅量;转炉或者精炼多加石灰提高碱度有利于抑制SiO2还原,减少玻璃渣和墨绿渣存在时间都有利于减少回硅量;控制好精炼过程气量,采用石灰、萤石及铝线的搭配能减少回硅量,减弱冶炼时间对回硅的影响。
高压输送用X70QPSL2无缝管线管的开发
蒋世川
2019, 40(3): 104-111,117.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19
摘要:
通过合理设计化学成分,在冶炼上采用集成的冶炼控制技术、轧制上采用控制锻压比轧制及控冷工艺、热处理上采用外喷淋+内轴流工艺,成功开发出了壁厚S≥25 mm的高压输气用X70QPSL2无缝管线管,产品检测与评价表明:产品化学成分、纵向拉伸性能、夏比V型缺口冲击性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屈服强度平均值559 MPa,抗拉强度平均649 MPa,屈强比平均0.85,伸长率平均25%,在0℃和-50℃条件下10 mm×10 mm×55 mm尺寸的V型横向冲击功分别达到213 J和180 J;50 MPa高压静水压试验评价合格;焊接性能优良。
HRB400Ⅲ级抗震钢筋单轴棘轮行为研究
段恒, 姚激, 付磊, 黄坤, 罗云蓉, 谢文玲
2019, 40(3): 112-117.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0
摘要:
在室温下研究了HRB400Ⅲ级抗震钢筋在非对称循环加载下的棘轮行为,分析了应力幅、平均应力和应力速率对材料棘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棘轮应变会随着应力幅或者平均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在低应力幅下,晶内背应力会阻碍棘轮应变的积累;棘轮应变随着应力速率的增加而相应增加;然而,高应力速率下,材料的疲劳寿命会增加。在非对称循环加载中,应变能密度会随着应力幅和平均应力的增加而增加;材料在循环载荷下表现出明显的循环硬化特征。
合金元素对KT5331叶片钢析出相及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
王洪利
2019, 40(3): 118-123.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1
摘要:
热力学软件及试验研究合金元素对KT5331钢析出相的影响。结果表明:M23C6析出温度、析出量由C元素决定,钢中Cr、Mo元素含量对M23C6析出温度影响较大。Laves相析出量由W含量决定。根据合金元素对析出相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合金元素对KT5331钢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C含量,Cr、W元素含量在下限,Mo元素含量在中上限,对KT5331钢高温持久性能有利。
600~1 200℃高Nb、Ti微合金钢高温热塑性研究
梁文, 胡俊, 刘文艳
2019, 40(3): 124-130,141.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2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显微硬度仪对高Nb、Ti微合金钢的高温热塑性拉伸试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高Nb、Ti微合金钢在600~1 200℃的断面收缩率呈“V”形;在800℃时断面收缩率最小,在1 200℃断面收缩率达到最大值。其第Ⅲ脆性区间为680~910℃,脆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尺寸碳氮化物和先共析铁素体在晶界析出,弱化了晶界结合力,为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提供了条件。而试样中普遍存在的微米级TiN颗粒,是造成高Nb、Ti微合金钢断面收缩率整体偏低的主要原因。提高应变速率,缩短先共析铁素体析出和TiN颗粒长大的时间,减弱拉伸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可改善试样在第Ⅲ脆性区间的高温热塑性。
含Nb微合金化钢腐蚀规律研究与分析
窦为学, 国栋, 冯捷, 朱苗勇, 王晓丽
2019, 40(3): 131-135.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3
摘要:
为了研究含Nb微合金化高速重轨钢的腐蚀性能,在某厂生产的重轨钢U75V (Cr含量为0.45%)的基础上,以不同Nb含量的试验重轨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恒电位测量法,利用CorrView软件对极化曲线进行拟合,对试验钢电化学腐蚀规律进行分析,探究造成高速铁路重轨钢腐蚀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Nb的加入使氧化层更加致密,有利于钢耐蚀性的提高,含Nb 0.028%的2-Nb试验钢的耐蚀性最好,适量的Nb能提高基体的自腐蚀电位并能使氧化层更致密,从而提高钢的耐蚀性;含Nb 0.028%的2-Nb试验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均低于其他三种试验钢,说明其耐蚀性能最好;对不同腐蚀时间氧化层的物相分析表明,添加合金元素Nb有利于α-FeOOH的快速形成和含量的增加,Nb加入量为0.028%的试验钢的α-FeOOH/γ-FeOOH值比其他三种钢高,表明其耐腐蚀性能相对更好。因此,本研究为重轨钢的成分优化和新钢种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H13钢激光涂覆层的高温磨损性能
段明伟, 王志航, 黄英豪, 丁洁, 姜伟, 王树奇
2019, 40(3): 136-141.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4
摘要:
选取H13钢进行激光涂覆,获得激光熔覆涂层,并进行了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分析。采用销—盘式高温磨损试验机研究了H13钢涂层的高温磨损行为,并与H13钢进行对比。采用SEM、XRD、EDS等微观分析手段对H13钢和涂层磨面进行形貌、物相和成分分析,并探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同一载荷条件下,当温度从400℃升至600℃时,涂层的磨损失重明显低于H13钢;当温度为600℃,载荷为150 N时,H13钢的磨损失重要更加严重,磨损表面发生了塑性挤出,磨损失重增加,而涂层的磨损失重要比H13钢小得多,说明涂层在高温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在同一温度下,涂层和H13钢的磨损失重都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400℃,50 N时,H13钢和涂层的磨损机理为轻微磨损;400℃,150 N时,H13钢的磨损机理为氧化磨损,而涂层的磨损机理为轻微磨损;但是,在600℃,50 N时,H13钢的磨损机理为氧化磨损,涂层的磨损机理则是磨粒磨损;600℃,150 N时,H13钢的磨损机理为塑性变形,涂层的磨损机理则为磨粒磨损。
热处理工艺对12Cr13不锈钢耐盐雾腐蚀性能的影响
宋令玺
2019, 40(3): 142-146.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5
摘要:
对12Cr13不锈钢进行热处理试验,观察了试样的金相组织、碳化物形貌特征,测试了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及点蚀电位。结果表明:12Cr13正火及正火+350℃回火的耐盐雾腐蚀性能最佳,正火+750℃回火的耐盐雾腐蚀性能良好,正火+550℃回火的耐蚀性能显著恶化,对加工零件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避开中温回火以保证其耐腐蚀性能。
3D打印5CrMnMo热锻模钢的性能研究
童伊琳
2019, 40(3): 147-151.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6
摘要:
对3D打印5CrMnMo热锻模与传统方法制造5CrMnMo热锻模分别进行了磨损试验和热疲劳试验,并对比分析了两者的耐磨损性能和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3D打印5CrMnMo热锻模与传统方法制造5CrMnMo热锻模的磨损量分别为3.9 g和3.8 g,热疲劳裂纹级别分别为5级和4级。3D打印5CrMnMo热锻模与传统方法制造5CrMnMo热锻模的磨损性能相当,热疲劳性能差异较小。3D打印5CrMnMo热锻模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热镀锌IF钢表面线状缺陷形成原因分析
刘小斐, 赵顺利, 盖彦青
2019, 40(3): 152-157.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7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及金相等分析方法对热镀锌板及同批次生产热轧板表面单长线及双棱线缺陷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板坯在连铸浇注过程中结晶器液位波动造成保护渣卷入是此类缺陷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降低连铸拉速以及适当增加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将结晶器液面波动控制在±3 mm以内能有效控制保护渣卷入。同时,对连铸过程中液面波动超过±5 mm板坯进行表面火焰清理,可大幅降低此类缺陷发生率。
综述与专论
2018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
贾翃, 逯福生, 郝斌
2019, 40(3): 158-163.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8
摘要:
从2018年国内钛工业钛精矿、海绵钛、钛锭、钛材、进出口等品种的产能、产量、应用和进出口量等数据分析了中国钛工业的整体情况,并对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攀钢全流程海绵钛工艺技术及其高品质生产
姜宝伟
2019, 40(3): 164-168.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9.03.029
摘要:
以攀西丰富的钛资源为依托,以攀钢科学布局的全流程海绵钛工业化生产实践为依据,简要介绍了其工艺技术特点及取得的技术进步,在全钛产业链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攀钢海绵钛实现高品质生产的特点,助力我国高品质钛及钛合金材料的应用推广。
钒钛专利
钒钛专利
2019, 40(3): 169-170.
摘要: